新闻资讯
NEWS
新闻资讯
NEWS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
联系人: 张生

手机: 13800000000

电话: 400-123-6789

邮箱: admin@lygtpkj.com

地址: 广东省广州市南宫NG·28娱乐(中国)官方网站

公司动态

南宫NG28从“蓝莓农场”到“蓝色牧场”

作者:小编 点击: 发布时间:2025-04-17 08:06:16

  南宫NG28从“蓝莓农场”到“蓝色牧场”这段时间正是辽宁葫芦岛地区棚栽蓝莓集中成熟上市的季节。由辽宁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的“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,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”专题调研组南宫NG·28娱乐(中国)官方网站,近日到绥中县王宝镇万国合作社了解蓝莓种植、采收和经营情况。

  在种植园的大棚中,只见一株株蓝莓被累累的果实压弯了腰,工作人员正忙着手工采摘,将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整齐放入包装盒。与想象中不同的是,这些蓝莓并非直接种入土中,而是种在盆中,一盆一株。盆与盆之间用管道相连,管道的尽头是一台全自动的水肥一体补给装置。而这也正是蓝莓稳产、高质的奥妙所在。

  种植蓝莓,万国合作社理事长张万国是辽西地区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万国合作社的蓝莓种植基地在他的精心打理下,经过10多年的发展,核心种植基地面积已从最初的30亩扩大至如今的300余亩,种植规模达到5万余株,年产能近40吨,产值500余万元。

  张万国说,现在采用的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、自动供暖设备、过滤系统、输水管网、滴灌设施和机电设备等,将蓝莓生长所需养料提供至蓝莓根部,缩短蓝莓生长周期,通过配备控温自动化设施,精准控制蓝莓生长所需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,从而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,保持蓝莓大棚室内恒温,助力蓝莓生长,不仅提高了蓝莓产量,也大大提升了蓝莓价值。

  王宝镇袁刚表示,王宝镇通过土地流转、拓展蓝莓销售渠道、吸纳周边群众就业等方式,在蓝莓种植产业上增强了自身的“造血”功能,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联农带农作用,形成“一乡一品”,实现“集体强”与“农民富”的有机统一。“目前,王宝镇的蓝莓产业已吸纳周边劳动力400余人,带动周边群众每年增收3万余元,总受益人口近万人。”

  走出“蓝莓农场”,委员们又乘船出海领略了“蓝色牧场”的风采。在位于王宝镇的贝昌隆养殖有限公司网箱养殖项目基地,委员们看到一排排的网箱在大海中延伸南宫NG·28娱乐(中国)官方网站,一眼望不到头。管理网箱的船只在排筏间往来穿梭。委员们被“海洋牧场”的规模所震撼,而真正精彩的却在海面以下。贝昌隆养殖有限公司经理黄国纪说,“这里是辽参最佳的生长海域之一,我们年投入海参苗种80万粒,年产量8万斤,年产值640万元。公司还发展多样品种经营,多宝鱼、杂色蛤、南美白虾、港湾扇贝都是企业的拳头产品。”

  绥中县海洋与渔业局党组王红军接过话茬说,海洋牧场的经营不仅使企业获得经济收益,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。据他介绍,在用工高峰段能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,帮助附近村民人均增收约40%。在解决渔民就业、增加渔民收入的同时,带动、辐射水产养殖、育苗、加工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,为乡村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。“收获季节,附近的村庄一房难求;渔港门口卖煎饼的小摊,现在一年都能收入20多万元南宫NG·28娱乐(中国)官方网站。”

  委员们认为,王宝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,很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。省政协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,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”的专题调研还将在辽宁多个地区持续进行,农业界的委员们将结合调研情况提出务实建议,助力辽宁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。(记者 王金晶)


相关标签:
热门产品